最新文章


非一般論文

藝術是怎麼一回事——從人類學角度的探問

今天講題標題圖是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史前洞穴,手洞 Cueva de las Manos(距今約1萬~9000年前)的圖片。使用這張圖片,主要是因為它描繪了手。這個史前洞穴之所以叫做「手洞」,正如此圖片上可以看到的,佈滿了很多手。今天的講題,正是圍繞著手這個圖像而展開。


         

藍劍虹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非一般論文

基督教藝術的現代參與:內在性的歸屬感

在今日多元文化框架中談論基督教藝術的前提,首先需確立認知的範疇是在視覺藝術發展的脈絡之中,以此區別基督宗教在音樂、戲劇和多媒體展演的其他形式特質。其次是對應「當代藝術發展」的時代屬性,將藝術特質溯源於宗教改革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現代性,以便能夠脫離將藝術視為美的同義複詞的「真善美」古典原則。


         

羅頌恩

東海大學美術系講師

專欄/宗教現象學隨筆

上帝的問題,約伯的答案

《聖經﹒約伯記》是一部相當特殊的經卷,整本聖經很少有像《約伯記》這樣,我們對它的作者與時代背景幾乎一無所知;對話式的體裁、文學風格、以及所呈現的神學主題,皆與其他經卷差異甚大;就連這卷書所表達出的上帝形像,也與聖經其他部分格格不入。


         

鄧元尉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專欄/照顧的田野—臨床

身體的差異生產:論踏實、努力與徹底

對於我這個鎮日面對學位論文的爬坡人而言,這段引文可謂字字珠璣、深得我心,每一句都是我無時不在面對的課題:對自己「嚴格」是必要的,但一旦過度了就會潰決……


         

吳明鴻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專欄/隨堂筆記

如果梅洛龐蒂也修丹道,玄關一竅可以怎麼說?

外部時間是從丹道修煉系統化的新莊唐朝,來到木柵課堂的丹經讀本,穿越宋元明代,南、北、中、東宗,直抵清朝西派李涵虛……內在時間是是傳統丹經論述、人類學身體感研究、榮格意識轉化心理學、現象學經驗還原與知覺身體意識的跨時空再折返。而始終不變的依然是需要克服丹道奧秘、又要兼顧現代性路徑的尋尋覓覓……


         

吳寧馨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博士候選人

專欄/非常普通心理學

地獄極樂巡遊:地獄心理學之種種

早春,福岡的清晨陽光燦爛。搭上空港線地鐵,從機場只需十分鐘就能抵達鬧區博多,這個聽到名字就會聞到豚骨拉麵氣味的地方,四通八達的鐵道通往九州各地,大批推著行李廂、揹著背包的旅客會在此下車,我的目的地則是下一站,祇園。祇園是博多的舊街區,神社與寺院林立,為了方便遊客走訪,每個地標還都貼心地展示出歷史之旅的路線圖,好似深怕旅人錯過了這些在街頭比肩的深山名剎。


         

黃奕偉

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

上一期文章


非一般論文

個人在生活中遇到苦難或考驗的時候,往往是發現自身的有限性、對自我探索的開始,發現「我」原來不只是那個原先的「我」。這種探索如果和人之外的宗教信仰文化有關…

         

王鏡玲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專欄/宗教現象學隨筆

這兩年來,烏俄戰爭未停,雙方都死傷慘重。近來以巴戰事再起,無辜百姓喪命,觀者莫不悲切。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國際局勢與地緣政治使得共同體的課題以尖銳的形式浮上檯面。對共同體的思考與談論永不嫌多,因為這不但是一個不會有最終定論的課題,更是因為我們一旦停止思考與談論這個課題,共同體便開始邁向終結。

         

鄧元尉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專欄/繪本對讀的學術書寫

小東西如何帶領你飛翔—「具象」的傳送門

《鳥兒》(Les Oiseux, Little Bird)是Germano Zullo與Albertine出版於2010年的圖文書。Zullo說,兩人的共同創作是一個學習聆聽與對話的過程,作品是文字與圖像對話的結果。 Zullo是詩人,為成人,也為孩子創作。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專欄/非常普通心理學

如何聽見上帝的聲音?關於(幻)聽的現象學心理學

周日的午後,教會一位媽媽說到自己的女兒,大概是小學中年級的年紀,參加主日學後,回家問她說:「為什麼老師講的聖經故事裡,神對亞伯拉罕說話、對摩西說話、對撒母耳說話,有那麼多人聽過神對他們說話,但我卻從來沒聽過上帝的聲音呢?」

         

黃奕偉

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

專欄/照顧的田野—臨床

身體——物質的精神生產(之一): 哀傷之身及其流變

當論及「照顧」和「療癒」議題時,身體性無疑是一個必須被重視的界面。人透過身體與外在環境連通,它生產出十分具體的知覺和感覺,一點也不抽象,而我們的存有也時刻架接在這些身心覺受之上。

         

吳明鴻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書。寫

讀書隨筆,關於《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

聽」與「說」是心理治療當中的基本行動,在筆者進入心理學系學習後,這兩件事就是老師一直在叮囑的,是基本功的存在。關於怎麼聽,聽什麼,聽到什麼?「聽」到底是一個行為,動作,一個技術嗎,還是什麼?

         

司安妮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


宣稱「我們所處的世界不僅僅是一種商品,
而是一種饋贈和禮物」
是相當具有革命性的。

每當我接待對農業一無所知的訪客用餐時,若有提供肉,
我便會在供餐時說「謝謝雞為我們奉獻生命以利我們享用。」
人們便會說,我現在不想吃雞肉了。

我想說的是,你認為雞肉從哪裡來?
其實它就是一個生命體,當你意識到為了讓人們有食物可吃其他生物便必須死時,
便不得不問,我們該如何配得上他者的死亡?

歷史文章


專欄/非常普通心理學

告別是有氣味的嗎?如果有,那聞起來又是如何?大概半年以前,在親人的靈堂裡,這發問隨著布簾的氣味迎面而來。回想起來,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我,熟悉的所有宗教儀式都幾乎是沒有氣味的,或許也因為這樣,當親人的遺體回到家中,禮儀社的工作人員老練地在家中客廳搭起靈堂……

         

黃奕偉

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

專欄/照顧的田野—臨床

關於人類的「劫後餘生」,精神醫學/心理學和人類學有著不同的切入方式。多數心理學家關注著「劫後」和「餘生」二者間的關係性,但特別著重於「前劫」如何在個體或群體日後的生命中殘存、反映、變形或吞噬與他人和世界建立關係的可能性。

         

吳明鴻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專欄/隨堂筆記

余德慧(2014)的「無人稱的內在性」有二種類型:一種是虛擬實相的交互反射,以「金剛薩埵」的修行為例,把整個心獻給本尊、對祂做觀想。也就是說,它的無人稱狀態是以「深解信」作為傳輸網格所進行的一種主體性移植,「人格」虛位讓渡給本尊「神格」。

         

吳寧馨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

非一般論文

這篇文章我想探討兩位藝術家李錦繡(1953-2003)與柳依蘭(1966-)的人物畫 ,如何表現當代社會面對「神聖」(the sacred)的共同體–「家族」與「靈性」(spirituality)的變遷 。

         

王鏡玲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專欄/照顧的田野—臨床

苦難與希望:Veena Das的本體論與民族誌知識方法

當代人類學討論受苦與療癒的議題有著極大的挑戰。當人類學家繼續從他所擅長的文化表徵、族群衝突、社會結構、性別宰制、政治經濟或宗教實踐等社會文化條件來解析個體或群體的受苦叢結(complex)時,苦難的主體卻總是肉身的、個體的、具體的、殊異的、處境性的、倫理的與地方的。

         

吳明鴻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專欄/繪本對讀的學術書寫

故事的開始⋯

義大利作者亞歷山卓.桑納(Alessandro Sanna)的Pinocchio prima di Pinocchio[1]為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木偶奇遇記》創造了一個前傳。這個故事的發端是桑納經常拜訪的兒童醫院,他在那裡陪伴脆弱的病童時,看到孩童與他們的父母經受的種種苦痛,以及從他們身上所展現的力量。桑納說,自己感受到一股無可抑遏的能量,想要釋放出來。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專欄/宗教現象學隨筆

什麼時候當共在的「我們」以民族、國家或任何名義結成一個排斥性的共同體時,不在場的上帝就抵制並批判這個共同體。因著上帝,「我們」不能是任何一種同一性原理,也因此「我們」的內在有可能持存著「他們」。

         

鄧元尉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書。寫

「在紙與筆之間,寫作猶如修行坐禪,讓心中的迴旋之歌自然流唱,尋獲馴服自己與釋放心靈的方法」。這段話精準地捕捉了「心靈寫作」的理念與精髓。

         

陳玫妏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專欄/繪本對讀的學術書寫

邁爾太太是一個心地善良、凡事為他人顧慮的家庭主婦。除了照料家裡和邁爾先生,她經常陷入對於災難的憂思,思考著如何為遇難的人準備食物和醫療用品。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專欄/宗教現象學隨筆

「時間錯置」(anachronism)(或譯「時代錯置」)通常意指一種謬誤:把某個事物放在與之不符的時代背景中來理解。「張飛打岳飛」就是這樣一種謬誤。克服這種謬誤的方式,就是把事物放回它所隸屬的歷史背景,基於事物的脈絡來掌握它的意義。

         

鄧元尉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非一般論文

這篇文章的起點,要從我一位朋友H的經驗講起。H幾年前懷了孩子,產檢時發現胎兒的腦部發育情形有問題,但無法明確得知問題的嚴重性,例如對出生後各方面發展的影響。得知產檢結果的H與丈夫馬上面臨是否生下孩子的困難抉擇之中。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Essay

西方的宗教研究在啟蒙精神對於批判理性的追求中誕生,以學門的建立、學科的專業化以及分工致力建構一個有別於傳統神學的世俗科學:藉著為「宗教」劃出界限、給定範圍,進行分類、命名、系統化以及與其他學科勾連的工作,使「宗教」成為可被研究的科學。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專欄/宗教研究的重讀

在新冠肺炎確診曲線逐漸趨緩的當前台灣,不知不覺也戴口罩戴了兩年多,觀察基督教群體在過往兩年對新冠肺炎的各種評論,曾有部分極端論者故意將新冠肺炎類比做「同志病毒」(homovirus)…

         

黃奕偉

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

專欄/非常普通心理學

在陪伴一對夫妻協商離婚的過程中,安靜坐在角落玩洋娃娃五歲的小女兒突然說道:「我有跟阿祖說,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在一起。」帶著怒氣的母親壓不住情緒,厲聲回話:「你什麼時候又有跟阿祖講這個?」

         

黃奕偉

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

專欄/隨堂筆記

按照《說文解字》(漢典網站)的解釋,痛者,病也。從疒甬聲。疼者,動病也。痹者,溼病也。而這些與身體知覺有關的描述在甲骨文中並未出現,從《說文解字》的解釋中,頂多能夠追溯到「病」字部首的會意意涵:病、痛、疼、痺字的共同部首俗稱病字頭,從疒亠爿…

         

吳寧馨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

書。寫

《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一書的問世,其獨特重要性在於宋文里教授不僅在此書中將發源於美國新教土壤中的普呂瑟(Paul Pruys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理論轉譯成漢語,更要接枝且落根於本地獨特的信仰形式。

         

黃奕偉

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

PPT分享

The presentation comprises 13 slides that situate the autoethnographic method within the methodological horizon; explain its auto, ethno and graphic components; inform about the role, philosoph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origins; guide through the procedure and provide exemplary themes for research.

         

古佳欣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

PPT分享

怡佳老師碩士班的必修課上,我與同學古佳欣修女,一起去分享自我俗民誌研究與自我敘說論文的研究方法。分享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班上同學對於書寫自身感到興趣,卻又對書寫自身的研究感到困惑,到底要如何進行呢?

         

謝慧敏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


回到原生物種之眼,
貼近其所知覺之森林自身⋯⋯

發現其中孕育的、更深刻的細膩與關聯,透過交織、同感與共振,以複眼、重讀、隨筆,以聯覺生產的思想,重新取回宗教學與人文心理的視線與呼吸。